探路出臺60余項節能相關政策文件
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的獲批,賦予省會長沙以“碳”路者、節能先鋒的角色,也意味著其“十一五”節能之路更加任重道遠。
“‘十一五’期間,長沙先后制定出臺了60余項節能工作的政策文件。”市能源局局長繆晨光說,5年來,長沙的節能政策法規體系已逐步完善。在綜合面上,出臺了《關于推動節約能源工作的若干意見》、《全民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等基礎文件;在專項領域,制定了促進工業、建筑、交通、民用、商業等領域節能,推動城市景觀節電、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賓館酒店限制使用一次性日用品、賓館酒店客房智能IC卡節電綜合改造等一系列政策規定;在立法方面,出臺了全省第一部有關能源節約工作的地方性政府規章——《長沙市節約能源辦法》,制定了《長沙市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長沙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等。
與此同時,資金投入不斷加碼。市財政設立每年3000萬元的節能專項資金,2007年-2010年,累計支持“十大節能工程”、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新能源產業發展等項目964個。
變革“能源醫院”免費為企業節能診斷
長沙是率先在全國省會城市成立市級綜合性能源管理與執法機構的城市。
2006年6月,長沙市能源管理辦公室(長沙市能源執法隊)掛牌成立。2010年10月,更名為長沙市能源局。機構的變革,意味著長沙節能“大管理、大發展”的格局逐步成型。
炎炎夏日,政府機關某個辦公室的空調溫度設置如低于26℃,很快就會被遠程監控系統關停——這是長沙首創的公共建筑空調溫度監控系統,目前該系統已逐步向全市鋪開。同時,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動態監管系統實現重點能耗單位通過網絡直接將能耗數據同時上報市能源局和省能源管理部門。
長沙還成立全國首家“能源醫院”——威勝節能120服務中心,免費為全市用能單位提供節能診斷、技術咨詢等一攬子服務,全市用能單位技術節能、管理節能水平普遍提高。
目前,長沙市共登記節能服務中介機構76家,登記合同能源管理公司62家,建立了覆蓋全市的節能服務中介網絡。同時,38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進入國家發改委推薦目錄。
目標力爭3年內建成示范城市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長沙市日前已成立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任顧問,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任組長。
同時,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相關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據通知,長沙力爭在3年之內,實現產業結構明顯優化、重點領域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低碳技術廣泛推廣、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主要污染溶解度放量顯著減少、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合同能源管理與排污權交易等市場化機制逐步健全,節能減排工作在全國產生積極的綜合示范效應。
綜合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圍繞產業低碳化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二是圍繞交通清潔化改造城市交通體系;三是圍繞建筑綠色化推動建筑節能;四是圍繞集約化加快發展服務業;五是圍繞主要污染物減量化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六是圍繞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化優化城市能源結構。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