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鋼鐵企業能源的有效管理,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水平,實現系統節能,要綜合考慮以下五個方面。
結構優化。
結構優化是鋼鐵企業節能工作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一方面,企業應緊跟技術發展前沿,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加快實現工藝裝備的大型化、現代化,促進源頭減量和過程清潔生產;另一方面,應逐步實現鋼鐵生產從長流程向短流程轉變,積極推動用能結構調整,科學合理地配置各類能源。
系統優化。
系統優化是發揮企業整體節能效果的關鍵所在。系統優化的思想就是從企業—生產工序—單體設備三個不同層次節能工作的協調和優化,即從鋼鐵生產大循環系統角度,強調單體設備的節能,兼顧各能源子系統,統籌到各生產工序,實現系統用能的經濟性和結構優化,進而實現節能途徑的最優化和節能效果的最大化。
梯級利用。
能源梯級利用屬于循環經濟范疇,是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排放的最佳措施之一。根據鋼鐵企業流程特點和用能特性,能源在利用過程中,由于能量的損失不可避免,能源利用效率呈現逐步衰減態勢。因此,不管是一次能源還是二次能源,在利用的方式上應按能源的品位并綜合能源轉換效率逐級加以利用。如在鋼鐵企業內部,主張焦爐煤氣要進行深加工,而不是制備蒸汽和發電,副產煤氣在企業內部使用還有剩余的情況下,才用去發電;熱電聯產過程中,高、中溫蒸汽先用來發電或用于生產工序,低溫余熱用于辦公供熱;燒結余熱和高爐頂壓用來發電等。
量化管理。
這是鋼鐵企業科學管理能源、實現系統節能的重要基礎,應完善水、電、風、煤氣、蒸汽等各種能源介質的計量檢測設備,提高計量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實行單體設備能源定額消耗管理,形成覆蓋廠—車間—作業區(班組)的三級能源計量管理體系。
經濟可靠。
鋼鐵企業能源轉換途徑眾多,工藝技術發展迅速,應堅持以實際效果為衡量,以系統的經濟性、可靠性和穩定性為原則,采取成熟可靠、經濟適用的工藝技術。
制定能源戰略規劃 加快實現四個轉變
鋼鐵企業應不斷創新能源管理理念,以指導能源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對于傳統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而言,重點要加快實現四個方面的轉變。
加快從單一能源部門縱向管理向綜合能源管理體系轉變。由于系統節能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能源管理由單一的能源部門縱向管理已經無法滿足系統節能的要求,因此,企業在推進能源管理的過程中,應逐步向計劃、采購、生產、技術、設備等各個環節與能源管理部門分工協作的綜合能源管理體系轉變,更好地實現企業購能、用能、節能的優化。
加快由過度依賴煤炭資源向發展綠色、多元、低碳化能源轉變。針對目前我國能源、資源條件和工藝技術現狀,我國鋼鐵企業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短期內不會有根本性改變。實現鋼鐵企業能源結構從過度依賴煤炭資源向發展綠色、多元、低碳化能源轉變,重大工藝技術的突破是關鍵。此外,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鋼材的社會積累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將有條件更多地采用以廢鋼為主要原料的電爐短流程,從而改變煤炭使用比重過高的局面,推動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加快由定性的粗放管理向定量的集約化、精細化管理轉變。為推動鋼鐵企業節能降耗工作持續、深入、有效地開展,須改變以往粗放的管理方式,以完善能源計量體系為支撐,加強能源消耗定額管理,通過對能源使用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科學診斷、精確控制,推動能源管理步入集約化、精細化和科學化軌道。
加快由注重技術節能向技術和管理節能并重轉變。隨著我國鋼鐵工業工藝裝備水平的提升,雖然尚有一定的技術節能潛力,但節能空間逐步縮小,管理創新已成為制約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的重要“短板”。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