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艱難推進,效果并不理想。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11月22日透露,今年一季度單位GDP能耗只降低了0.8%,前三季度為1.6%,距離今年要完成3%--3.5%的目標有相當大的差距。
國務院最近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院周大地此前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鑒于能源形勢緊張,“國家將會適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國家還將在“十二五”期間大力推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
一位能源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工業用電增長快,拉動能源消費迅速增長,也說明產業結構轉型成效有限。”針對“十二五”的節能目標,有專家坦言:“五年規劃的節能實施通常都是前松后緊。”
工業拉動能源消耗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12.1%。前10個月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12.16%,增速堅挺。
能源專家根據電力增長情況測算,前三季度工業用電增長拉動能源消費增長5.2%;占工業產值70%的高耗能工業在前三季度拉動能源消費增長12.7%。
此前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低碳報告》中提到,地區間的產業轉移造成了溫室氣體排放的轉移。內陸地區發展經濟的沖動,往往抵消了節能減排的努力。GDP增長快的地區面臨的減排壓力也大。
一位電力統計專家對本報記者稱,從數據看高耗能行業依然增長過快,而重工業、高耗能企業大多是國有大型企業,說明這些大企業生產平穩,發展態勢較好,受信貸緊縮的影響較小。
“工業節能的水平對節能任務的完成非常重要,在工業拉動能源消費快增長的情況下,節能指標或難以完成,”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今年的節能目標看來難完成,只剩下不到兩個月了,再怎么也難以扭轉形勢。”
國家于去年9月21日發布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下稱《節能評估辦法》),對工程項目加強節能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