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前景疲軟及美國股市重挫拖累,國際原油期貨再現暴跌。兩大國際原油價格基準中,布倫特原油期貨自6月下旬以來首次跌破每桶40美元,WTI原油期貨也大跌。
截至9月8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WTI期貨價格下跌3.01美元,收于每桶36.76美元,跌幅為7.57%;1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23美元,收于每桶39.78美元,跌幅為5.31%。
在OPEC+祭出史上最大減產等“大殺器”后,油價經歷了長達數月的緩慢復蘇。但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連日來重拾跌勢,自8月底以來的累計跌幅達到12.7%。油價大跌背后的一大關鍵原因是需求前景黯淡,此前市場認為將有力支撐油價的幾大因素正在消失。
海關數據顯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的原油采購需求正在放緩。8月份中國的原油進口量為4748萬噸,環比下滑7.43%。與此同時,OPEC+集團的一些產油國正在增加供應,海灣國家已結束額外減產。
隨著美國夏季駕車高峰結束,石油消費將開始回落。瑞穗能源期貨主管Bob Yawger認為,勞動節長周末標志著美國汽油需求高峰夏季駕車季節結束,這加劇了市場的供需問題,同時隨著檢修季開始,煉廠未來幾周的煉油量將會下降,原油庫存將攀升至接近紀錄高位的水平。他還補充道,原油投機性凈多倉減少正在加劇此輪拋售。
沙特近日全線下調原油官方定價,暗示了需求復蘇的艱難程度。該國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10月對其基準原油——阿拉伯輕質原油的下調幅度大于預期,且為6月以來首次將對亞洲客戶的原油售價定為貼水,這是沙特阿美連續第二個月下調對亞洲客戶的原油定價。此前,隨著經濟逐漸復蘇、原油需求改善,該公司曾在6-8月份每月上調油價。沙特阿美近日還同時下調了10月面向美國所有品級的原油售價及面向西北歐和地中海的輕質原油售價。
疫情反彈之于油市仍像是顆“定時炸彈”。美國各地疫情危機仍未解除、法國新增確診病例再次回升、英國第二波疫情正在到來、印度確診病例繼續高速增長,這一切都加重了市場對能源需求的擔憂。
美股大跌導致市場情緒惡化,也令國際油價進一步承壓。
中信期貨原油研究員桂晨曦認為,油價下跌的原因包括美股下跌、沙特阿聯酋下調官方售價及油品需求不及預期。“7月原油期貨量價結構開始分化。表征基本面的現貨貼水及月間價差走弱,表征市場情緒的基金凈多持倉持續下滑,而單邊油價在美股持續上行創歷史新高支撐下維持振蕩偏強。近日美股高位回落,金融支撐減弱,同步觸發油價回調。”
桂晨曦表示,美股回落觸發美油下跌,美油跌幅放大進一步施壓美股下行;疊加前期盤整過長時間后的技術性釋放,若引發量化策略跟隨,短期或仍有下行空間。中期若美股止跌后,油市再平衡推進,油價或回歸振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