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十二五”期間的規劃:東部地區加速產業升級步伐,中部地區完善紡織產業制造體系,西部地區重點發展特色產業。行業協會在這期間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2007~2010年,行業協會共推出了4批119項節能減排先進技術幫助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深化節能減排。
“十一五”期間,國家推行節能減排總量控制,對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計劃進行單列取得了良好效果。“十二五”,減排工作更趨精細化,明確提出在一些重點行業進行總量減排。因為一旦管住了重點行業,也就基本控制住了工業行業的排放總量。
日前出臺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提出,國家將重點推進包括印染行業在內的11個行業節能減排,明確目標任務,加強行業指導,推動技術進步,強化監督管理。其中還特別指出,實行電力、鋼鐵、造紙、印染等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這意味著印染行業按照現在的標準僅僅進行達標治理是不夠的,“十二五”期間要著力解決行業現存的問題,進一步拓展節能減排空間。印染行業為什么會被納入總量控制范圍,行業現在存在什么問題?面對“十二五”減排的壓力,行業又將采取哪些措施?記者日前就上述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
總量非最大,為何被點名?
印染企業集聚度高造成環境壓力大
在得知被納入“十二五”減排的重點控制行業時,印染行業內頗多驚訝。雖然《方案》中提出,造紙和印染行業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占工業排放量的40%左右,但相對于造紙行業,印染的排污量并沒有那么大。據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志華介紹,印染行業化學需氧量排放占工業排放量的7%,氨氮僅占5%。
陳志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我國,紡織印染工業產能較大,并且較早進入市場化。客觀來看,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的整體運轉水平處于世界中上等。近二三十年來,隨著國外紡織印染工業的萎縮和國內行業技術、管理上的進步,我國的紡織印染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強。
這樣一個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行業為什么會被納入總量控制范圍呢?
中國環境規劃院水環境規劃部總量控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吳悅穎此前曾向記者表示,印染行業內中小企業較多,存在結構性問題。加之企業集聚度高,以規模以上企業(規模2000萬元及以上)統計,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5省產能占了全國的90%左右,而僅浙江一省的產能就占了50%以上。行業的結構性問題和企業高度集中對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使總量控制盯緊了印染行業。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