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南昌市灣里區江中制藥的大本營——江中藥谷,這里占地3000畝,但用于做廠房的土地僅有300畝,綠化區面積達90%。雖然已是寒冬,但這里鳥兒鶯鶯、空氣清新,這里被青山綠水所環抱,生態式的制藥廠房,全國領先,讓人流連忘返。
“節能減排,降耗提效是江中集團的長期方針,經營取勝法寶。”據江中黨委委員、公會主席劉耀明介紹,為了節能降耗,江中建立了以董事長掛帥的領導班子,并設立了節能管理辦公室,采取“系統保障、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績效掛鉤”四大舉措,并輔助以“硬件改造、細化管理、優化工藝、簡化流程”四大方式,首創加強節能管理,硬件設施技術改造,節能減排領域技術創新三者并舉工作思路,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節能減排是一個持續改善,不斷創新的過程。江中藥業自我加壓,追求卓越,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江中節能環保工作得到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專家組的一致肯定,順利地通過了環境體系認證,成為江西省首家一次性通過三體系認證的制藥企業。2次被省授予節能先進企業,連續3次被南昌市評為節能降耗先進單位。2011年被江西省工信委評為十一五節能先進企業。
技術減排入手 挖掘節能“潛力”
企業產生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源于生產,能耗、污染物排放超標主要源于生產裝備、工藝落后和環保管理措施不落實。為此,公司堅持從源頭抓起,從技術節能、技術減排入手,依靠技術進步,分期分批對制約節約生產清潔生產裝備和相關領域進行了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強化節能減排支撐。
這里的每一條生產線都是按照國家制藥最高等級建設,所有生產線均是從德國和意大利引進的世界最先進的制藥設備。即便如此,江中集團在追求綠色崛起的過程中仍然做到精益求精。其中提取車間根據中藥前處理、提取的特點,將前處理、提取車間設計為二層“四合院”建筑,中間為天井,有效利用了場地,減少了土地的占用。將中藥提取各工序有機結合,減少物料中轉,解決了物料的立體輸送,利用重力輸送,節約能源。優化制劑車間整體布局,采用立體雙層設計。廠房一層全部用于人流、物流和生產管理,布置了生產車間、備料中心、倉庫、以及人流通道、物流通道等與生產直接相關的模塊,使生產管理路線最短。
同時,根據工藝流程的順序,結合物料路線,將車間布置成U型,即物料從物流通道(U型的進口)進入車間,經各工序加工后,成品又從物流通道(U型的出口)出來,送到倉庫,使各相鄰工序緊密連接,內部的物流、人流距離最短,布局緊湊,方便物料運輸和生產操作,提達到生產效率和用地使用效率最優化的目標,該設計理念已獲國家建設部“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銀獎,已被眾多大型藥品生產企業作為示范工程。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