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節能減排目標為: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和5%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節水量下降7%。
5%的節能目標是一個積極的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經濟增長方式,如果今年的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得不到適當控制,5%的目標實現起來就會壓力很大。因此國家將進一步提高重化工業在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準入門檻,嚴格實施工業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加強對產能過剩行業建設項目的管理;嚴格控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能力,遏制傳統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盲目發展。
經濟增速放緩 為減排提供機遇
我國經濟和工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經濟增速逐漸放緩,預計2012年GDP增速將降到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2%。經濟和工業增速的放緩,對推進工業節能減排工作來說是個難得的機遇。
從工業內部結構看,雖然2011年重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輕工業,但其增速差距在震蕩中縮小。受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影響,在投資趨緩,消費需求增長平穩的情況下,2012年這一發展態勢將繼續延續,這種結構性的變化,有利于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的下降。
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政策調整,利于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了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積極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和環境稅費改革,2012年上述改革的效果將逐步顯現。企業為緩解能源資源消耗稅負增加帶來的成本增長,必然會圍繞降低能源資源消耗主動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同時,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稅收政策也將進一步調整,通過提高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成本,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遏制高耗能產品增長過快勢頭。實施差別電價政策,對能源消耗超過國家和地區規定的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施懲罰性電價。上述財稅及價格政策措施的實施,有利于加快節能減排長效機制的建立。
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加快發展,對工業節能減排形成強力支撐。重大節能減排技術篩選評價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預計2012年將在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重點行業全面推廣。例如,高爐富氧噴吹焦爐煤氣技術、爐頂煤氣循環氧氣鼓風高爐煉鐵技術和高爐煤氣資源化利用技術等重大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高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水平。隨著循環經濟重大技術示范項目的組織實施,汽車、工程機械、機床等領域再制造的推動,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深入推進,以及氯堿、皮革、鉛鋅冶煉、鉻鹽等涉重金屬行業重大清潔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能源資源減量化、再循環逐漸深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實施,以高效電機、變壓器為代表的節能型機電產品和以空調、冰箱為代表的節能型家電產品的推廣應用,使得節能產品市場份額不斷增加。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相關行業資源利用效率,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對單位工業產品能耗下降形成有力的支撐。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