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西部地區而言,康艷兵稱:“西部地區人均G D P(分母)比東部地區小,在相同能耗(分子)的前提下,單位G D P能耗(分數)就比東部地區大;再加上西部地區處于工業化初期,高耗能的重化工等項目大量上馬,因此單位G D P能耗一下子就躥上去了!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公布了《各地區2011年前三季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其中,就前三季度單位G D P能耗變化情況而言,內蒙古、海南、青海、寧夏、新疆等5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即節能形勢非常嚴峻)。若按“十二五”節能工作進度要求,一級預警地區有八個,即在上述五個地區之外,增加了江蘇、浙江、江西三個地區。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王毅分析說,由于2011年單位G D P能耗下降3 .5%的年度目標比2010年的目標定得小,因此不排除有些地區放松了節能工作,最終拖了全國后腿。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張新平預計,今年宏觀調控的六大主要目標中,首先是穩增長。各地區在執行過程中,很容易將“保持G D P一定增速”作為當地經濟工作的首要目標,而居于其次的節能工作,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王毅則預計,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潮仍將延續,也增大了各地區節能工作的難度。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則認為,隨著樓市調控措施日益深入,房地產業陷入低迷,將有效限制鋼鐵、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的發展,再加上落后產能逐步淘汰“今年的節能形勢會比去年樂觀”。
王毅最后建議,未來推動各地區節能工作,應更多采取市場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如提高工業用電等能源價格,征收碳稅等,“行政手段稍微一松,各地區能耗又躥上去了,市場手段才能治本”。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