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個子,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交談間不離“工業鍋爐”、“節能”、“煤改氣”的70后“工科男”胡真,正是杭州德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上市是我的夢想。”回憶起1月24日,胡真記憶猶新,“沒有敲鑼,因為當天掛牌的企業太多了,我們用激光筆在屏幕的動畫上一點就算完成了儀式。”
這一天,德聯科技成為新三板擴容后首批掛牌上市的企業之一,也是本批10家登陸新三板浙企中的第一家。也是在這一天,過程自動化專業畢業的浙大青年博士胡真,完成了從“基礎學科專家”到上市公司掌門人的蛻變。
據記者了解,2012年,德聯科技產值突破5000萬元,年度營業收入為3141萬元;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33.09萬元,實現凈利潤194.94萬元。
抓住霧霾治理機遇
要問德聯科技的產品,燃煤/燃氣蒸汽鍋爐控制系統、城市集中供熱節能控制系統、燃燒管理系統BMS……一大串術語讓人聽得云里霧里,但胡真很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燃煤的鍋爐控制系統我們也做,但主要是做燃氣,尤其是這次大規模霧霾之后,國家對環保方面投入加大,我們整個產業鏈也顯現出很快的放大效應,這個市場規模是可觀的。”
如果用當下時髦的詞來解釋,那就是國家“煤改氣”之后,德聯燃氣鍋爐控制系統的春天來了。“工業鍋爐作為一種工業用介質應用非常廣泛,主要用來作為動力、加熱等等。不過,想要達到自動化預期效果,就需要我們的控制系統。”
胡真向記者解釋,系統集成的硬件部分由德聯自產加外購,由此組成一個硬件平臺;軟件部分則全部自己編寫。“我們賣的是集成設備,煤改氣之后企業燃料成本上升,我們的控制技術則可以實現燃氣鍋爐燃燒的最優化控制,幫助企業節省費用。”
德聯科技另一個作為在供熱節能領域。“北方供暖一般都無法自主選擇溫度,這樣一來經常會有熱能浪費的情況。我們的城市集中供熱控制系統以供熱系統為對象,目標是在保證熱源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使熱源提供的熱量和終端用戶的熱需求相適應,減少熱能在輸送過程以及終端取熱過程中的損耗。”
結緣新三板 沖刺創業板
德聯科技與新三板的結緣是偶然,也是必然。“大概在2011年6月左右,認識的幾個券商朋友說公司不錯,可以試試新三板,那時候對新三板的概念還太清楚,回去之后就學習了相關資料,自己很感興趣。”
2011年7月,胡真決定等待時機將公司掛牌新三板,不過,這一等就是兩年。到了2013年8月,德聯科技完成股改并于五個月后成功掛牌新三板。
不過,胡真坦言,新三板并不是德聯的終點。“上市是我的夢想,假如新三板不出來,我考慮過也會在三至五年內會走創業板的路。”事到如今,胡真的創業板夢想仍在繼續“元宵過后我們就啟動了轉板的計劃,但還沒有確定。按照目前的政策導向,應該會模糊新三板和創業板的概念,也許將來能直接轉板,對德聯來說就是一個重大利好。”
就像當初加入新三板一樣,胡真和他的德聯科技正在等待時機。“政策還不明朗,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提升自己,先讓自己符合創業板的條件,霧霾治理國家給了五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我們的機遇,能把握住就沖上去,把握不住,可能就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