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作為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擁有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湖南湘江新區三大國家級戰略平臺,有基礎、有能力、更有責任在綠色產業發展方面率先探索、走在前列,爭當“綠色湘軍”的先行者。
一是創新綠色技術。以節約能源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生產效益為導向,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有效激發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聯盟的熱情,聯合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在能源節約、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開發、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領域形成一大批新技術。支持節能環保產業及其骨干企業和科研中心、技術轉化中心結對,開展技術孵化、成果轉化,盡快將綠色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持續加大對原有生產技術的節能、節材、去污染等綠色化提質改造,實現技術綠色升級,推動產品提質、產業轉型。
二是發展綠色產業。科學制定綠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依托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雨花環科園等園區,加快發展環保設備制造、節能技術應用、資源循環利用、環境保護服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構建具有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綠色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變輕、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優,盡快將綠色產業打造成新的千億產業。完善產業投入機制,創新融資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支持環保企業通過上市、股權交易、發行債券等多渠道融資。在政府采購中優先選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本土綠色產品和服務,支持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
三是打造綠色品牌。堅持走品牌化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綠色產業和骨干企業,全面提升產品競爭力,不斷擴大“綠色湘軍”影響力。支持轄區內知名企業加快發展,鼓勵企業把握發展趨勢,立足自身特色,優化技術和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強”,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產品品牌。鼓勵企業加大對外宣傳營銷力度,實現從賣產品向賣品牌轉變,把品牌價值轉化為實際效益,增加產品附加值。
四是推動綠色轉型。將綠色化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不斷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將綠色發展列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著力構建有利于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開展技術革新、工藝更新,充分發揮市場對綠色產業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選擇的決定性作用。推行工業清潔生產綠色行動,加快推進重點區域污染防治多方協同機制試點、生態功能區劃定工作試點、構建環境保護體制機制試點,支持長沙縣在全國率先創建“零碳縣”。大力宣傳推廣綠色發展理念,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綠色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實現人與自然的互生共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