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晚間,青海鹽湖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000792,下稱“ST鹽湖”)發(fā)布2019年業(yè)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虧損432億元-47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15.51元-16.94元,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286.20億元。同日,ST鹽湖發(fā)布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第一次風險提示性公告。
ST鹽湖稱,公司報告期業(yè)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破產重整進程中因資產處置預計產生的損失,初步預計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此事項屬非經常性損益。根據業(yè)績預告,ST鹽湖賬面價值574.77億元的資產包第六次公開拍賣流拍,按照此前相關協(xié)議,青海國資背景的青海省匯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青海匯信”)將以30億元受讓上述資產。
業(yè)績預告顯示,ST鹽湖報告期內主業(yè)氯化鉀生產持續(xù)穩(wěn)定,產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氯化鉀產量563萬噸,上年產量483萬噸;報告期銷量453萬噸,上年銷量468.8萬噸,銷售價格同比有所上升。子公司藍科鋰業(yè)碳酸鋰生產穩(wěn)定,產量1.13萬噸,上年產量1.1萬噸;銷量1.13萬噸與去年持平。非主營業(yè)務方面,鹽湖鎂業(yè)2019年1-10月虧損約31億元,海納化工1-10月虧損約8億元,化工分公司因受天然氣供給影響,2019年全年虧損約8.62億元。
ST鹽湖始建于1958年,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青海省最大的國企,公司第一大股東是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海省國資委。ST鹽湖主要業(yè)務包括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其中,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yè),被業(yè)內稱為“鉀肥之王”。
由于近兩年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PVC一體化項目、綜合利用一、二期項目等項目上連續(xù)巨虧,ST鹽湖于2017年出現成立以來的首次虧損,2017年和2018年合計虧損76.55億元。2019年4月30日,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由“鹽湖股份”變更為“ST鹽湖”。若2019年業(yè)績仍為虧損,ST鹽湖股票將于2019年年報發(fā)布后暫停上市。公司最終是否能保持上市公司地位,要看2020年的業(yè)績情況。
2019年8月16日,泰山實業(yè)以ST鹽湖不能清償439萬到期債務并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并將通過重整程序清償其相應債權。同年9月30日,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ST鹽湖破產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ST鹽湖清算組擔任鹽湖股份管理人。
自2019年11月18日起,ST鹽湖開始加速處置旗下虧損資產。鹽湖鎂業(yè)88.3%股權和349.5億元應收債權、海納化工97.748%股權和60.23億元應收債權、化工分公司的資產包,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開拍賣。1月10日9時,上述資產包第六次拍賣已流拍,起拍價降至賬面價值的5%仍無人競拍。
按照此前協(xié)議,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青海匯信將以30億元的價格受讓上述資產包。ST鹽湖與青海匯信于2019年12月27日簽訂《資產收購框架協(xié)議》,其中提到若無其他主體愿意以超過30億元價格受讓上述資產包,青海匯信將以30億元的價格兜底。天眼查顯示,青海匯信成立于2019年12月16日,注冊資本為26億元,其三名股東均為青海國資背景。
ST鹽湖1月2日發(fā)布《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稱,將以公司現有總股本27.86億股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9.5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共計轉增 26.47億股股票。轉增后,鹽湖股份公司總股本將由27.86億股增加至54.33億股。上述轉增所得股票不向原股東分配,將向債權人分配以抵償債務以及由管理人進行處置。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表述稱,ST鹽湖向債權人提議,非銀普通債權可選擇留債或以股抵債方式進行清償,每家債權人50萬元及以內部分由公司以現金方式一次性清償,超過50萬元的部分,可以選擇以每股13.1元的價格獲得股票抵債,亦可選擇留債,按對應債權金額的60%-100%在2-5年內分期償還;銀行類普通債權視非銀行類普通債權的選擇情況而部分留債并實施以股抵債。
ST鹽湖1月9日公告顯示,截至1月8日下午6時,共有1111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金額約為人民幣485.88億元。截至同日,管理人已初步審查確定的債權金額約為人民幣450.17億元。據悉,鹽湖股份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將于1月17日召開,屆時債權人將分組表決《青海鹽湖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
1月10日收盤,ST鹽湖報收于8.58元/股,下跌1.94%。相較于2008年4月其股價的歷史最高位107.69元/股,只剩零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