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句“你的數學莫不是體育老師教的?”調侃之語,在上海師范大學第三附屬實驗學校成了真。“90后”體育老師聞曉峰,不僅能為同學們補習數學,更是孩子們的班主任。數年前紅極一時的網絡詞匯——“斜杠青年”,引發網友的新一輪熱議。
“斜杠青年”指的是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滿足于單一的職業身份,拓展擁有了多重職業身份。這些人的身份可用斜杠來區分,例如上文提到的,體育老師/數學老師/班主任。再如,記者/攝影師/作家。
近年來,在煤炭行業,“斜杠青年”也正在成為更多煤炭企業青睞的對象。
如今,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運用,大大改變了生產組織形態,也解放了工作場景對人們的束縛。在互聯網技術影響下,煤礦智能化建設如火如荼。2020年,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達494個,許多國有大型煤礦采用了具備感知、記憶和決策能力的液壓支架、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等裝備,形成“有人巡視、無人操作”的智能開采新模式。
這些既有環境,為煤炭行業“斜杠青年”的孕育和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一些采掘一線職工,因智能化開采模式的轉變,自學起Python語言,不僅會采煤,還當起了程序員;一些技能大師,因采掘裝備的升級換代,申請去外地參加培訓,學成后開起了大講堂,辦起了培訓班;一些職工熱愛閱讀、鉆研寫作,因“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離開井下工作,到地面當起了宣傳員、通訊員。
越來越多的煤炭青年,在行業變革的大潮前自我武裝,自我積累,學習本領,拓展技能,提高承擔風險的能力,走在風險的前面。
不過,做煤炭行業的“斜杠青年”并非易事。
一方面,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只有精通一門學問,才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拓寬新視野。新領域開辟的前提,是第一領域做得出色。“斜杠青年“的“斜杠”如同樹枝,生長發芽于粗壯樹干,樹干弱不禁風,樹枝便有折斷的風險。“斜杠”的本質在于拓展,顧此失彼并非初心。想做“斜杠青年”的煤炭人,好高騖遠、急于求成行不得,得把既有工作做清楚、做明白,接收新事物時才有足夠的底氣和消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職業介紹中的“斜杠”表示并列含義,要求少而專。所謂職業,是個人在社會中所從事的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這需要人們擁有專門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參與社會分工,為社會創造價值,并獲取合理報酬。簡單來說,就是付出的努力要能夠獲得價值回饋。因此,“斜杠”內的職業稱謂,并非是簡單羅列的興趣愛好,“斜杠青年”要真正擁有多種行業間平行切換并獲得價值的能力。
此外,煤炭行業專業性較強,不同學科間存在專業壁壘,從傳統的煤炭生產活動過渡到現代的、高科技的煤炭生產活動,不確定性、新鮮感沖擊著煤炭行業的每一個人。這更需要煤炭行業的青年們看準方向,把握時機,深入鉆研,將望而生畏的新事物視為值得珍惜的學習機遇,將看似漫長的學習時間視為知識積累和經驗沉淀。
煤炭行業“斜杠青年”背后折射出的,是新時代我國煤炭行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加速滲透、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強勁馬力;是煤炭行業青年人愿意跳出既有舒適圈,汲取新知識、新養分的熱情和勇氣;是煤炭人對現有生存狀態的危機意識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
要讓煤炭行業的“斜杠青年”再多些,煤炭企業須為知識接受度更高、學習能力更強的煤炭青年,提供更多合作、交流與學習的機會,并將之作為新時代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煤炭青年更要緊抓時機,克服畏難和急躁情緒,自我妝點,自我突破。
如此一來,一代煤炭青年,樹干粗壯,枝葉繁茂,迎風不畏,精神抖擻。樹木成林,林木成森,煤炭行業之前景,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