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需求最平淡、最冷清、電廠日耗最低的時候過去了,原以為借助春節疲軟期,秦皇島港可能會打高庫存,增至650-700萬噸,為確保后續裝船需求做準備,同時也能遏制煤價過快上漲。現在看來,希望落空,長假期間,秦皇島港庫存沒打起來;長假過后,秦港庫存只有600萬噸左右,看到這些,貿易商們高興了,判斷三月份之后的市場是“very good”了,絕對有利于賣方;后續將迎來大秦線檢修、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進口煤受限等有利于賣方的好行情,市場趨向樂觀,煤價再次回到綠區難度不小。
是什么原因造成有“煤價風向標”之稱的秦皇島港庫存沒打起來呢?一是節日期間,上游部分礦站放假,煤炭外運受一定影響;二是今年市場需求確實不錯,節日期間,盡管下錨船減少,但電廠剛性拉運,船貨銜接順暢,秦港調出數量尚可。
上周開始,受需求復蘇,疊加大秦線“天窗”影響,秦皇島港庫存掉頭向下;而此時,后續預報船舶增多,由于電廠日耗恢復,水泥、化工等非電終端采購需求增加,部分用戶行動起來,陸續派船北上。從現在,一直到年底,可以說,煤炭市場并不悲觀。后期市場即使有波峰,有波谷,煤價有漲、有跌,但總體形勢趨好。
從去年11月份開始,煤價一路看漲,直到傳統淡季—春節到來,工業企業陸續停產放假,電廠日耗大幅下降,使得一直處于上行模式的煤炭市場戛然而止。從1月15日至2月底,這一個半月時間里,煤炭市場急轉直下,需求回落,產地、港口煤價雙雙下降,煤價被“腰斬”。而進入三月份,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加快,需求恢復,市場行情轉好,貿易商開始囤貨待漲了。
隨著國內經濟運行向好,工業品產量高位,用電負荷不負眾望的恢復了,沿海電廠日耗雖然沒有達到去年冬季時的水平;但與正常水平非常接近,沿海八省重點電廠日耗回升至184萬噸,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4天。此外,工業企業復產復工加快,終端需求強勢回歸。加之進口煤價格暫時倒掛,影響電廠采購進口煤的熱情,增加國內煤的采購數量。因此,迎來這波煤價上漲行情。
從后續市場分析,形勢趨向樂觀。首先,受全面復工、經濟回升帶動,煤炭等貨盤不斷入市,下游水泥及煤化工產品價格及利潤快速走高,利好煤炭板塊需求。其次,基建全面加速,僅二月份國內市場挖掘機預估銷量1.8萬臺,增加160%左右。再次,進口煤方面,受天氣、其他國家經濟復蘇等因素影響,印尼出口受限,且價格居高不下,限制了終端進口煤采購積極性,部分電廠轉向國內采購。
在宏觀經濟穩定向好發展,及電力、基建、水泥需求加快,外貿市場持續高位等多重利好支撐下,國內市場加快復蘇,預計產地煤價、港口煤價將呈現快速上漲勢頭,至少持續到下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