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焦炭價格的提價,又提上了日程。
15輪的上漲1000元,8輪的下跌800元,從2800元的高點,一路下滑至2000元以下,噸焦利潤900元以上,又變成了百元微利。從去年8月份開始的焦炭行情,堪稱過山車,看的人眼花繚亂。
眼下焦炭價格的提價,又提上了日程。河北、江蘇等地焦企陸續開始對焦炭價格提漲100元/噸。3月末河北地區某大型焦企焦價提漲100元/噸,漲后準一干熄2300元/噸,準一級焦2040元/噸(均出廠承兌含稅價),要求4月6日0時執行。港口現貨貿易商更是“先知先覺”地上調價格,4月2日日照、青島港焦炭貿易商提價漲30元,準一級焦2080,一級焦2180元。鋼廠對焦炭提價,暫保持觀望,但高企的鋼材價格,對焦炭漲價十分有利。
粗鋼產量大幅增長,鋼價再創新高,是穩定煤焦市場的利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月-2月粗鋼累計生產17499萬噸,同比增長12.9%;在不考慮3月份河北省唐山市限產因素下,我國1月-2月份鋼材產量明顯偏高,其中螺紋鋼周產量均值為332萬噸,高于以往各年。春節后一直比較沉悶的鋼材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鋼坯、熱卷再創歷史新高。4月7日唐山鋼坯高達5020元/噸,中厚板到5500—5700元/噸。鋼廠利潤終于高過了焦炭,其實這也是產業鏈利潤的合理調整,利潤的重新分配。河北省唐山市限產,反而在高利潤的趨勢下,其他地區鋼廠會想方設法提高產量。利潤上升是推動鋼廠生產增產的動力,也是影響限產效果的因素。
近兩年,關閉4.3米以下焦爐,換代升級5.5米以上焦爐,形成了焦炭的產能置換期,新增與淘汰并舉,大小焦爐并存,各地執行政策力度不一。山西可以置換產能,山東、江蘇是強行關閉,而河北介于兩者之間。但從實際情況看,新產能的置換和投放是逐步進行的,就是說在關閉小爐型的同時,大焦爐還在建設期間,所以造成了焦炭價格的巨幅波動。整體而言,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十三五”的環保的收官之年,政策的集中執行導致了焦炭產能的大幅減量,而新產能投放又未能及時跟進,加上鋼鐵產量創出10.65億噸的新高,導致部分時段焦炭供應缺口偏大、價格大幅上漲。此外,筆者在山西調研發現,后半年山西地區將不斷有大型焦爐投產運營。
焦煤市場暫時穩定。近期煤礦出貨好轉,精煤庫存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用戶打款拉煤熱情上升,部分地區部分品種出現區域性偏緊。山西忻州、興縣等地氣煤也小幅探漲20-30元/噸。山西優質主焦資源供應稍緊,有小幅探漲的需求。在澳煤進口受限的情況下,南方焦煤需求明顯提升,不斷有西南、華南用戶到筆者所在公司詢價。進口蒙煤由于核酸檢測機器故障,通關車輛大幅下降,市場基本有價無市,目前蒙5#原煤報價在1100-1130元/噸,蒙5#精煤報價在1350-1400元/噸。近期焦煤市場企穩,后期價格有望上漲。
鋼鐵產業碳排放占到18%之高,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作為能耗重點行業,鋼鐵未來受到的政策約束更強。去年12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明確提出,要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提升廢鋼供應量,焦炭總需求未來幾年將呈現下滑趨勢。
碳中和一系列政策將深刻改變黑色產業鏈,黑色產業各品種供需將進入市場與政策共同主導的階段,長期看由于高爐受到的政策打壓更大,焦炭需求受到抑制后,絕對價格高點可能逐步下降,焦炭作為內需性品種,在焦煤端供應收縮、成本難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預計利潤水平回歸合理區間,也難以出現全行業的大面積虧損。
焦炭利潤有望保持200元/噸-400元的利潤區間。煉焦煤應多關注進口焦煤的事態發展,自2016年供給側改革以來,煤炭行業已基本完成去產能淘汰任務,國有大礦成為焦煤市場主力,目前焦煤有效原煤產能約11億噸,且尚未發現大型焦煤礦區,供應能力應該比較穩定,那么政策變化、安全監管、極端天氣等將成為焦煤產量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預計2021年的煤礦安全監管或強于2020年,可能抑制國內煤礦產能釋放。另外,澳煤、蒙煤進口增減,將是影響焦煤變量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