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智庫在之前文章《煤企釋放產能,官方卻嚴禁超產,陜西上下為何對著干?》中曾指出,陜西地區一邊是主管部門杜絕超能力生產的禁令,一邊則是煤企釋放產能的努力,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何雙方要對著干?然而近日,我們看到,陜西榆林等地政府部門終于出手穩定煤炭市場了!
今日智庫關注到,5月底陜西榆林市相關部門召開”穩煤價、保安全“專題會議,對當地煤企進行約談,以規范煤炭市場經營秩序,確保煤價處于合理區間。值得關注的是,會議發布的通稿表明,對即日起仍然漲價的煤炭企業,由市相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該其進行全面檢查,并嚴肅查處哄抬煤價,囤積居奇的行為。同時,還提出對有合理產能核增需求的煤炭企業,盡快完善相關手續,及時上報,市相關部門將會加快優質產能的核增和新建煤礦報批的進度,合法合規釋放優質煤炭產能,進一步增大市場供應。
在政策層面的傳導下,6月1日,陜西榆林神木市也下發文件,成立“穩煤價保供應抓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區域內煤炭的保供及穩價工作。顯然,在煤炭主產地陜西地區,政策對煤炭市場管控的力度正在全方位延伸,不僅涉及到煤礦優質產能的釋放、長協煤的全面保供,更涉及到對煤價惡意上漲、過快上漲行為的打擊與壓制。
然而,反觀近期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態勢以及國家層面的反應,此次陜西榆林市的政策調控實則并不意外。我們發現,5月中旬以來,在不到半個月之內,國務院常務會議三次關注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的問題。且昨日,國家市場監管局對鐵礦石、鋼鐵、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情況再次回應市場關切,表示嚴查哄抬炒作行為,進一步維護市場價格秩序。
今日智庫認為,政策調控影響的不僅是煤炭市場的供需關系,而且還影響著市場未來預期的走向。即使當前迎峰度夏臨近,煤炭市場的“蠢蠢欲動”仍難以抵擋政策調控的全面施壓,且若后期政策力度持續加大,煤價仍有持續降溫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