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煤炭市場受供給偏緊影響,產地及港口存煤偏低。七月份以來,限產停產煤礦逐步恢復生產,供應緊張局面有所緩解;但需求也呈季節性走高,進入工業生產旺季,新增產能加快釋放,港口和下游庫存回升,煤炭市場將轉為供需平衡。
目前,三伏天已經過去,天氣進入秋季且疊加雨水不少。8月20日—8月26日,全國重點電廠日均耗煤472.8萬噸,日均供煤488.8萬噸,供煤數已經高于耗煤數,而存煤已經增至5370萬噸。根據天氣預報,從9月7、8日開始,華東地區氣溫會出現明顯下降,用電需求下降。但是,東北地區進入冬儲時節,電廠需要提前采購;而建筑、鋼鐵、化工等高能耗行業將恢復生產,需要提前備煤,需求不弱,預計沿海八省電廠日耗會較高位時略有下降,但降幅不會很大。煤炭供應方,在政策引導下,“三西”煤炭主產地加快保供增產,釋放優質產能,下游積極拉運,提高庫存水平,促使煤炭市場將形成供運需三高的良好態勢。
在煤炭供需緊張之際,從國務院、發改委到各地方政府、大型煤電企業,頻繁出臺增供穩價政策及措施。七、八月份,發改委出臺多項措施:建立煤炭儲備體系、加快露天煤礦用地批復手續、加快煤礦生產能力核增手續、延長煤礦聯合試運轉期限等;目前,以上措施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上游煤礦生產,鐵路、港口發運均出現增加態勢,較好滿足了下游用煤需求。
隨著煤炭增產的落實,上游供應的好轉,下游的積極對接,促使煤炭供需缺口將得到有效彌補。今年1-7月,原煤產量22.44億噸,同比增長5.89%。上級主管部門出臺多項快速增產保供政策,在上半年已核增優質產能1.4億噸的基礎上,下半年還將新增優質產能1.1億噸。國家及地方政府保持穩經濟、穩運行策略,以及保供穩價,長協保障機制等等,均發揮了煤炭價格“穩定器”作用。進口方面,鑒于今年國內供需偏緊局面,國內企業提前鎖定進口資源和價格,而政策上已放開對除澳洲煤以外的進口煤限制,七月份進口量同比增加,疊加冬季訂貨量不少,預計今年后五個月進口量向好發展。隨著供應的增加,下游電廠存煤的恢復,后四個月,煤炭市場趨向供需平衡,煤價重心下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