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行業面臨洗牌 優勢企業或引領行業發展 | 10-23 |
9月底,港股上市公司龍源電力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兩家主營生物質發電企業,兩家企業2013年分別虧損1.96億元和3.84億元,且均已資不抵債。另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華能、大唐、國電、京能等發電集團均陸續出售旗下生物質發電資產,長期虧損、盈利前景堪憂是主要原因。這意味著2010年以來的生物質發電產業盛宴,在歷經燥熱發展期后,行業洗牌和整合…… |
臨沂成立全省首家市場化運作的縣級沼氣服務中心 | 10-21 |
作為新能源,沼氣這幾年在農村得到迅速發展,但由于服務滯后,農戶面臨進料容易出料難等問題,致使許多沼氣池遭到廢棄。在臨沂沂水,當地創新服務方式,整合多種資源成立全省首家市場化運作的縣級沼氣服務中心,不僅用活了財政資金,還將沼液開發成了受市場歡迎的肥料資源。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廣播《山東新聞》報道,每到秋天,沂水縣邴家莊村村民田紅群就有一件煩心事:用了半年多的沼氣池開始出氣不足…… |
生物質發電“退潮” 政府補貼成“裸泳者”救命稻草 | 10-20 |
當初引得各路資金蜂擁而至的生物質發電,如今因為業績不佳、前景不明,正在被各大央企“棄而后快”。 近日,國電集團下屬的龍源電力[3.32%],再次把旗下的國電建三江前進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下稱“國電建三江”)和國電湯原生物發電有限公司(下稱“國電湯原”)的資產掛到了上海聯合交易所。相對于9月初的第一次掛牌,此次…… |
浙江蓮都:垃圾發電成電力“新能源” | 10-17 |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能源日益短缺對人類社會發展構成的威脅,人們對于新能源的探測與研究力度在不斷加大。如何開發清潔,環保的綠色電能,也成為了電力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命題。 垃圾堆里輸出電 作為麗水市重點環保工程的城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位于水閣街道潘田村…… |
生物質成型燃料在京遇冷 激起業界爭鳴一片 | 10-16 |
北京定義生物質成型燃料高污染事件持續發酵。 “作為首都,北京制定的政策往往是其他省份地方政府學習的榜樣。但這次北京將生物質成型燃料定義為高污染燃料,違反《可再生能源法》,沒有及時糾正,又帶來了其他不良影響。據我們了解,江蘇、廣東、湖南的一些城市目前也在醞釀制定與北京同樣的政策,如果真的出臺,那更是錯上加錯了。…… |
2016年沈陽實現垃圾焚燒發電年處理垃圾100萬噸 | 10-14 |
“生活垃圾不再需要填埋了,而是利用焚燒來發電!”這樣的高科技即將應用在沈城的垃圾處理中,徹底改變人們對垃圾的傳統認識。近日,沈陽市正式啟動了老虎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目前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預計明年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完成并投入使用。 啥樣垃圾能發電?焚燒會污染環境不?咱老百姓能用上垃圾發的電嗎……10…… |
陜南首家生物質能發電項目開工 | 10-13 |
10月11日,記者從國網漢中供電公司獲悉,陜南首家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凱迪生物質電廠開工建設,預計11月份完工。 凱迪生物質電廠110千伏送出工程總投資276萬元,由“T”接110千伏線路工程等4個單項工程組成。電廠通過燃燒秸稈“變廢為寶”發電,既可解決以拋棄、焚燒等傳統方式處理秸稈產生的環境污染,又可減少燃…… |
國內能源形勢嚴峻 生物質利用還需打通癥結 | 10-13 |
我國應對大氣污染形勢嚴峻,替代化石能源的任務繁重,隨著新型城鎮化進展加快,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清潔能源體系勢在必行。 《生物質能“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生物質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發電要達到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780億千瓦時,生物質成型燃料1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 |
黑龍江用秸稈制油帶動經濟循環發展 | 10-11 |
近日,黑龍江秸稈綜合利用聯盟—生物質液固體燃料與循環經濟技術產業聯盟在東北林業大學正式成立。該聯盟將用秸稈制油解決秸稈焚燒等問題,同時通過深加工帶動農業經濟的循環發展。 聯盟理事長、東北林業大學生物質能技術工程中心主任王述洋介紹說,聯盟將建立惠農經濟園區示范點,預計每年將2萬多噸秸稈進行深加工,生產出1萬多噸清潔燃油和5000噸秸稈碳,能帶來2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清潔燃油可…… |
2014年我國生物質能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 10-10 |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主任袁振宏研究員在《中國生物質能政策分析與建議》的工程信息報告中指出,中國生物質能行業潛力巨大。當前生物質能年利用量可替代化石能源為5000萬噸標準煤,發電裝機容量將在2015年達到1300萬千瓦。其中,沼氣年利用量為220億立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是100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是350—400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