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人口占世界的22%,而能源卻相對匱乏,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時,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產國和第二大能源消耗國,目前已是石油凈進口國,1999年原油凈進口量為4000萬噸。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幾年我國對原油的需求量將急劇增加,僅依靠目前的能源生產和利用狀況,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而大量依靠石油進口更不符合我國國情,它將使我國經濟增長面臨巨大的風險。
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我國還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下和無節制的資源浪費現象。我國目前能源效率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能源密集產品單位耗能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5 %,由此引起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枯竭問題已日趨嚴重。節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受到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重視。據測算,如果將全國能源效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節約能源費130億元。
我國如何面對這一挑戰?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國的石油生產量,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可持續戰略”的角度來講,后者更為重要。要提高使用效率,重要的一點是大力發展我國的高科技節能技術和產業。
油田電力系統是由供(配)電系統和用電設備組成的,它是石油和煉化企業生產的動力保障,屬于二次能源。在石油和石化重組上市的新情況下,如何降低生產中的電能消耗,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供(配)電系統的節電技術
油田電網常分為供電網和配電網兩大部分。供電網由變電站、輸電線路和自備電廠組成。其電源多取于地方電力系統,僅在沒有地方電力系統供電或雖有電力系統但難以滿足油田電力需求的情況下才建設自備電廠。由于油田供電網是地方電力系統的組成部份,因此它的運行方式必將受到地方電力系統的調配。油田配電網則是指直接供應油田電力設備(抽油機、注水泵、輸油泵等)的配電變壓器和配電線路,它們的運行管理和地方電力系統的運行聯系較少。
1、供電網的節電技術
油田供電網是指6(10)kV以上電壓等級的線路,主要任務是實現電力的遠距離輸送。但是由于輸電線路電阻的存在,在輸送電力的同時,在傳輸線上會產生輸電損耗,即所謂的網損;同時,在各級變電所內,為實現電力的分配和控制,所內控制設備上也會產生損耗,即所謂的所內損耗。因此,供電系統的節電工作主要就是降低網損和所內損耗,同時不斷提高電力調度自動化水平。
目前油田供電網電壓等級多為110kV和35kV。根據一般與額定電壓等級相適應的輸送功率和輸送距離分析,油田供電線路的輸送容量和輸送距離大都遠遠低于上述數值。因此可以說油田供電網的網架結構是緊湊的,其網損率也是比較小的。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