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產業屬于21世紀新興產業,在國內外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近年來,國家有利的宏觀政策環境和總體市場環境為節能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并推動節能產業及相關行業迅猛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大力發展節能產業不僅有利于轉變河南縣域經濟的發展方式,優化縣域產業結構,提高縣域產業的競爭力,而且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實施國家節能優先戰略,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下面主要結合河南縣域經濟的發展,探討發展縣域節能產業的緊迫性,提出河南發展縣域節能產業的目標定位、重點行業選擇、發展戰略以及若干對策和措施。
一.節能產業泛指以節能技術和產品為對象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銷售和相關配套服務等行業的總和,主要包括節能技術和產品研發產業、節能產品和設備制造產業、節能服務產業等。近些年來,隨著節能市場需求日趨旺盛,國內節能產業快速發展,已初步形成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目前國內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制造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和建筑、民用領域,并側重于以下方面:高耗能產業的節能降耗新工藝、關鍵技術及設備,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交通節能新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調速電機節能技術,高效熱交換器和熱系統的節能技術,能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等等。鑒于節能產業在未來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近年來上海等省市已將節能產業作為新興戰略產業列為發展重點。
在河南縣域經濟發展中,為什么要強調大力發展節能產業?發展節能產業對河南縣域經濟發展有何重大意義?
首先,大力發展縣域節能產業是河南省實施國家節能優先戰略,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的迫切需要。為了確保節能降耗目標的完成,國家“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求各地區單位GDP能耗五年間要降低20%左右。根據國家下達的上述指標分解計劃,河南省萬元GDP(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量,必須從2005年的1.38噸標準煤降至于2010年的1.1噸標準煤。從近年來全省完成上述指標的情況看,不甚理想。可以說,在“十一五”期間,河南省要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節能定量指標是非常艱巨的。這種情況與河南省縣域節能降耗的進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河南縣域經濟總量很大,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7年河南縣域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達到10400億元,占全省經濟總量近70%。從這方面看,縣域經濟是河南省完成節能降耗指標的重要承載體和核心板塊,全省節能降耗要結合縣域經濟的發展大做文章,大力發展縣域節能產業是河南省完成節能降耗指標的重要途徑。
其次,大力發展縣域節能產業,有助于推動河南縣域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緩解資源、環境對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日益突出的“瓶頸”制約。當前,河南縣域經濟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工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比較嚴重。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同程度上與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單位GDP能耗長期居高不下有著密切的關系。以河南省經濟比較發達縣(市)為例,從縣域萬元GDP能耗量情況看,2005年鞏義市為1.82噸,登封市為3.33噸,而當年河南省平均水平則為1.38噸。毫無疑問,縣域單位GDP能耗越高,其廢氣、廢水和廢物的排放量也就相對越大,污染減排和環境治理的難度也就越大。因此,在今后若干年內,河南縣域經濟的發展,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通過大力發展節能產業以降低單位能耗,把節能產業作為轉變河南縣域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載體。
最后,大力發展縣域節能產業,有利于促進河南省縣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節能技術的發展和節能產業的興起,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說,縣域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節能技術產業化和改造傳統產業的過程。節能產業以節能技術和產品為對象,具有廣泛的產業滲透性,能夠與河南省縣域的任何支柱產業相配套,并充分發揮產業進步的“推進器”作用。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