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今后若干年內,河南省發展縣域節能產業的目標應當是,以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為先導,以節能制造業和節能服務業高度融合為特色,以打造縣域特色節能產業為中心,大力發展與縣域支柱產業相配套的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構筑產業集群化、制造信息化、土地集約化、資源循環化和終端產品市場化為特征的縣域節能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相互協作、各具特色的縣域節能產業園區和節能技術基地。
鑒于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特點、自然稟賦條件和未來產業競爭力的營造,縣域節能產業的重點行業選擇應為節能產品和設備制造行業,尤其是那些與縣域支柱產業相配套的特色節能制造業。例如,在以煤電鋁等高耗能產業為支柱產業的一些河南省縣(市),發展節能產業的重點應當側重節能降耗新工藝、關鍵技術及設備,如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的常規燃煤機組,高效輸配電系統,聯合循環發電和熱電聯產、氫電聯產等能源梯級利用技術、連鑄連軋工藝和余熱余壓回收、工業窯爐高效燃燒技術。又如,以建材業為支柱產業的一些河南省縣(市),應當重點發展以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為內容的節能產業。如開發高效節能建筑新材料、外墻外保溫技術、高效保溫門窗和熱反射保溫隔熱技術、建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及產品(如建筑一體化太陽能熱水裝置、超低能耗的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等等。再如,以電力電子行業為重要支柱產業的一些河南省縣市,可以考慮發展電力電子技術和調速電機節能技術和產品,如研發或生產高電壓大容量變流元件、裝置、技術和新型電機驅動系統,為電機節能和電力系統節能提供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電動機、風機、泵類設備和系統的經濟運行,等等。總之,河南省各縣(市)發展縣域節能產業要因地制宜,最好與自身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結合起來,以形成有機協作、相互推動的良好態勢。
當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一些縣市也可適度發展相關的節能研發業和節能服務業。不過從國內外的情況看,一般來說,節能研發產業和節能服務產業更適合城市經濟的發展環境。
為了推動縣域節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今后若干年內,河南應當實施以下三大發展戰略:一是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產業集群是大量處于特定的產業領域內的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特定地區的集聚和發展。實施節能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有利于在河南特定縣域吸引更多的供應商、銷售商和專業人才,吸引更多的資金,匯集專業化信息,形成專業化市場,實現資源集聚效應、分工與協作效應、公共物品共享效應和區域功能綜合效應。二是市場和基地相互配套的發展戰略。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市場和基地猶如一個產業發展之兩翼,市場引導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產業基地的發展又推動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市場帶基地、基地促市場,二者相互促進,才能真正推動一個產業的蓬勃發展。為了培育河南省縣域節能產業優勢,在發展戰略上,河南省應積極推進市場和基地的相互配套建設。一方面,在全省規劃和建設若干個縣域節能制造業基地、節能技術基地。例如,依托縣域經濟比較發達、高耗能產業比較集中的縣級市(如登封),幫助其建立以高效熱交換器和熱系統為核心的節能技術基地,研發和生產新型高效熱設備和能源系統,為全省工業、建筑、交通領域的節能提供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技術服務。另一方面,以中原城市群為依托,在全省范圍內規劃和建設若干大型的節能技術和產品交易市場,并輔以完善的商業配套設施。三是節能制造業和節能服務業相結合的發展戰略。我國節能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節能服務業是節能制造業發展的最重要的配套產業,前者以市場為導向引領后者的發展,后者為前者提供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節能服務業不僅是推動企業與研發機構合作的橋梁,也是實現企業內部合作、溝通市場與企業的紐帶。在今后若干年內,河南省應當通過推行節能制造業和節能服務業相結合的發展戰略,逐漸形成節能服務業的管理機構、服務組織、營銷中心向城市集聚,節能制造業企業的生產加工基地向成本較低的縣域集中的產業布局態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