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與深圳發展策略
來源:深圳特區報 時間:2009-9-8 10:40:06 用手機瀏覽

  當然,也要看到中國和發達國家所處的發展背景完全不同,低碳發展必須充分考慮本國的國情。放眼未來10-20年,既是全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發達國家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其經濟和制造業發展對“碳”的依賴本身呈下降趨勢,它們主要是“消費型”的溫室氣體排放。而中國仍然處在工業化、城市化高速發展過程之中,工業化的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中國排放的主要是“生產型”溫室氣體。因此,中國妥善應對氣候變化,應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低碳發展不能以犧牲工業發展為代價,而應該是探索工業化、城市化和低碳化并行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思考

  1、將低碳發展列入深圳“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目前,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在穩步發展,但仍存在一定的結構性安全隱患,電子信息制造業“一業獨大”的格局長期未變。隨著世界范圍內的信息產業進入調整期,電子信息制造業正在逐漸由高新技術產業降為一般性制造業,其行業產品的整體附加值正在快速遞減,可替代性和流動性很強,因此,過于依賴電子信息產業帶來的產業結構風險是明顯的。為此,深圳有必要培育新的產業發展支柱,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相關單位應通過跨部門合作,加強研究,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節約能源產業、能源服務業等領域,比如電動車、太陽光伏電池及LED照明產品的補貼和政府采購力度。應將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列入深圳“十二五”科技重點支持的研發領域,建立相關的公共技術平臺,在經費、人才和項目推廣等方面予以支持。充分評估設立低碳技術創業投資基金的可行性,集中政府資源投入,并結合政府低碳產品采購等激勵措施,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對現有高能耗產業的低碳化改造技術等。

  2、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深圳宜從長遠和全局的角度,部署發展低碳經濟,在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布局、技術進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向低碳經濟轉型創造條件。特別是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應將低碳戰略全面融入“十二五”規劃,并把低碳標準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指針和衡量尺度,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適度降低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爭取到2020年,將深圳的第三產業比重提升到65-70%。鼓勵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由一般以加工業為主向以研發設計產業集群為主的升級轉型,向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發展,實現生產服務一體化。政府層面還應加強公眾對于氣候變化認知度,培育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和行為方式,使低碳觀念深入人心。

  3、實施更嚴格的低碳生產技術標準,并納入產業指導目錄。應建構“深圳城市綠色責任體系”,城市低碳發展的責任明細化、專業化。要在《深圳市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導向目錄》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低碳行業準入規定,并將低碳標準納入環評指標。研究制定頒布深圳“低碳生產管理標準”,在此基礎上頒布“深圳低碳標志”。在未來的招商引資中應主動引入“低碳”門檻,凡是有悖于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要求的投資項目原則上不予立項。對已立項建設的項目,必須實行防治污染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鼓勵中小企業加大低碳化技術改造,并加強監督檢查,對產業指導目錄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企業和技術堅決取締。為此,還應加緊建立現有以目標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低碳經濟統計和考核體系,健全低碳化政策目標與評價指標體系,對深圳溫室氣體減排的潛力、成本與效率深入研究。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深圳市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節能服務公司達150余家
深圳碳交易樣本:配額發放及監管決定成敗
深圳碳市場多個交易日漲停 交易所稱未發現違規
深圳寶安擬兩年對2萬盞路燈進行LED改造
深圳碳排放交易市場將于6月17日正式啟動交易
潘家華:“碳預算方案”構建未來氣候制度
清潔發展機制:撬動發展中國家低碳經濟杠桿
王毅:中國恐難承擔8000億潛在節能市場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峡江县| 鹤岗市| 石景山区| 沧州市| 通海县| 邢台市| 柞水县| 林口县| 荃湾区| 右玉县| 大关县| 原阳县| 仁怀市| 江北区| 青河县| 广元市| 武清区| 洛浦县| 张北县| 陇南市| 昌宁县| 清流县| 东至县| 万全县| 利川市| 商丘市| 东至县| 拜泉县| 开阳县| 白城市| 隆德县| 桐庐县| 浠水县| 中西区| 睢宁县| 永城市| 丰顺县| 汝城县| 广州市|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