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業“三國殺”中局:國企、外企、民企如何生存 | 04-04 |
在外人眼里蓬勃發展、遍地黃金的環保產業,實際上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5年新增水務規模,第一名北控740萬噸、第二名首創330萬噸,北控一家的新增規模就比第四名到第十名的合計還多。”3月30日,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6(第十四屆)水業戰略論壇”上,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如是說。 過去10年,E20研究院每年都會統計環保企業運營、在建和新建供水、污水處理能力的數據。…… |
2016年污水處理行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 04-04 |
目前,中國水環境服務合同等市場機制尚不完善,缺乏專門規范水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水環境服務業標準體系、市場監督體系不完善,市場不規范,企業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導致行業發展受到障礙。 行業標準亟待提高 目前中國的污水排放行業執行的是2013年10月國務院公布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根據該標準,最高的一級A排放標準僅相當于地表水的劣五類,而且國內相…… |
姚燕:節能減排是建材工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 04-03 |
我國建材工業的總體情況怎樣?中國建材行業領頭羊、穩居世界第二的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副董事長姚燕用4個字概括:“大而不強”。“之所以說我國建材行業‘大而不強’是因為我國的建材行業表現為 ‘四大五低’:‘四大’即為產品產量大、企業數量大、職工隊伍大、能源消耗大;‘五低’則是勞動生產率低、集約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市場應變能力低、經濟效益低。”高消耗、高排放、產能過剩的建材產業亟待積極轉變…… |
全球能源互聯網進入實質推動階段 | 04-03 |
自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2014年5月份在“全球可持續電力合作組織峰會”上首次向國際社會拋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構想以來,這一概念迅速在全球升溫,并有望在亞洲電力聯網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 于3月30~3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韓國電力公社、日本軟銀集團、俄羅斯電網公司簽署了《東北亞電力聯網合作備忘錄》,這標志著國家電網力推的全球能源…… |
2016年中國LED道路照明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 04-02 |
2016年3月31日,由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中國照明學會室外照明專業委員會、中國市政工程協會城市照明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16(第十二屆)中國道路照明論壇”在江蘇揚州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市政管理專家、技術專家、建設方、道路照明設計師和道路照明生產企業等超過500名代表參與此次論壇。 本屆論壇以“…… |
王小康:深耕節能環保 建設美麗中國 | 04-01 |
3月27日下午,由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報告》雜志社主辦,國資委信息中心協辦,聯合十幾家媒體平臺推出的“對話新國企 加油十三五”系列網絡訪談迎來了第三場嘉賓,訪談主題為“建設美麗中國,履行‘綠色責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會長王小康對話人民網主持人許博,帶來了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的答案。 &…… |
專家評點智能電網 核心技術及發展前景解析 | 04-01 |
3月31日,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智能電網技術與實踐專題論壇上,來自莫斯科動力學院、西門子公司、施耐德、聯想集團、華為、 杜爾咨詢顧問公司等國內外專家聚在一起,熱烈討論。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和IEC智能能源系統委員會主席理查德˙舒貝格共同 主持此論壇。 全球能源互聯…… |
劉振亞: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走向可持續發展新時代 | 04-01 |
今日,“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在北京開幕,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表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走向人類可持續發展新時代的前提條件并在這次大會上做了精彩發言,具體內容如下: 這是世界范圍內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首次盛會。主辦方是國家電網公司、聯合國關注氣候變化行動、國際能源署和愛迪生電氣協會。今年的主題…… |
“一帶一路”項目投資 環保重要性凸顯 | 04-01 |
隨著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中國與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正在更加緊密和深入地發展,投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2015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中的48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額合計70.5億美元,同比增長22%,占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15.3%。 但與此同時,在對沿線地區…… |
淺談海外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 | 03-31 |
在國外,《合同能源管理》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發展起來的,尤其在北美和歐洲,合同能源管理已成為一種新興的產業。 歐美國家對合同能源管理,政府給予支持并有相應法律保障。如美國,是合同能源管理產業最發達的國家,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支持發展,并將其作為促進節能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政策措施。 美國政府制定了“聯邦政府績效合同”法案,能源部還對政府機構進行具體的指導,制定有關合同…… |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 03-31 |
隨著國家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正式實施,2013年度各項環保政策、條例陸續出臺,《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也自2014年度起開始實施,在可預見的未來,監督行業標準的執行、不斷完善行業規范將成為政府對于水務行業監控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提標改造在近幾年中將會成為擁有存量項目水務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企業的技術升級能力與運營管控能力都是一項重要考驗,同時…… |
專家熱議:我國城市污泥處理領域可實施PPP模式 | 03-31 |
中韓城市環境治理技術與項目合作交流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企事業單位嘉賓等共同探討在我國節能環保業產業創新實施PPP模式,為城市環境治理構建共贏方案。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稱,目前污泥處置是我國城鎮污水處理中間的一個突出問題,現有的污水處理設施中許多污泥處置設施不能正常運行,或者存在效率低,能耗高…… |
合同能源管理助我國“十三五”綠色發展 | 03-30 |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工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這為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對我國完成“十三五”節能降耗目標、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該獲得廣泛認知。 …… |
盧強:中國創造又一典范—壓縮空氣儲能 | 03-30 |
在解決人類能源綠色終極來源方面,全球能源互聯網比核聚變更具現實意義。未來,電力系統調度控制系統的高級形態將向多指標自趨優,即向“智能廣域機器人”邁進。 全球能源互聯網:比肩氫核聚變 《能源評論》:在油價、煤價下行通道,人們…… |
中國仍是經濟增長“火車頭” 環保領域投資潛力巨大 | 03-30 |
近期,全球都在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增速的減緩,擔憂中國能否保持改革勢頭,以國內消費和服務業為基礎,向新增長模式轉型。 作為處于轉型期的經濟體,中國的確存在許多結構性問題,但不能簡單地拿發達國家的經驗來判斷中國的增長潛力,2010年后出現的減速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外部及周期性因素所致。因此,各方面依然對經…… |
環保產業市場隱憂已現 拼技術才能拼出真贏家 | 03-29 |
繁榮背后,環保產業市場的隱憂已現。 近一段時間,低價中標事件接連出現,而低價競爭、暗箱操作等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環保產業市場的健康發展,規范市場競爭成為當務之急。接受記者采訪時,多家企業明確表示不參與低價競爭,他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做好監督。 行業應加強自律,抵制惡性競爭,企業應通過技術比拼拓展市場 “我們的市場營銷能力比較弱,所以我們選擇進入技術難度比較大的領域,比如重金屬廢水治…… |
環保產業投資的空間有多大?機會在哪? | 03-29 |
資源環境制約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定義上看,環保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產品開發、商業流通、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活動的總稱。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
合同能源管理20年 機遇與挑戰共存 | 03-29 |
20年,很長,也很短。對于一個產業而言,20年是7000多個日夜的沉淀與積累,足以使其從嫩綠新芽長成參天大樹;20年也很短,短到雖然已經經過了7000多個日夜的風雨兼程,卻仍然只是萬里長征走了一小步。 今年,我國的合同能源管理將迎來20歲生日。在此,我們聚焦合同能源管理成長20年路上的喜悅與困惑,…… |
2016年污水處理設備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 | 03-28 |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對主要污水處理設備制造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提高了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城市污水處理設備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覆蓋率進一步提高,為自動化水處理設備帶來較好的市場機遇。與此同時,國內不少大中型企業結合產品結構的調整和資產的優化組合,把污水處理設備的開發、制造列入發展計劃,并積極尋求項目和技術的支…… |
建筑節能業風生水起 但仍處于萌芽狀態 | 03-27 |
建筑節能服務業在我國風生水起,但還處于萌芽狀態,建筑節能的服務體系尚未建立;針對建筑節能的金融服務品種缺乏;未形成人人參與節能的社會氛圍。 萌芽狀態 有關人士認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背景下,應進行整體科學規劃,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健全建筑節能技術創新體系和激勵機制,開辟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大力發展建筑節能服務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既有建筑達400億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