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稱,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鹽湖”,000792)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根據相關規定以及本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決定該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22日起暫停上市。
ST鹽湖在同日公告中提到,針對上述決定,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將積極采取具體措施,以改善公司經營狀況,爭取恢復股票上市。公司重整計劃日前已執行完畢,保留了鉀、鋰核心主業,以前年度的巨額折舊及財務費用亦大幅降低,實現輕裝上陣。
ST鹽湖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7.2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已基本恢復盈利能力。其中,生產氯化鉀124.93萬噸,銷售134.42萬噸,碳酸鋰板塊生產銷售穩定。
對于后續發展,ST鹽湖表示,公司將重點在鉀、鋰產業加大研發投入,以高端品牌氯化鉀為核心,以優質電池原料碳酸鋰為補充性業務,以氫氧化鋰、金屬鋰、硝酸鉀為衍生性業務,并不斷提升研發設計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其在一季報中提到,2020年計劃生產鉀肥550萬噸,碳酸鋰1.6萬噸;銷售鉀肥550萬噸,其余產品隨行就市隨產隨銷。
ST鹽湖始建于1958年,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青海省最大的國企,公司第一大股東是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海省國資委。ST鹽湖主要業務包括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其中,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
但由于近年來在金屬鎂、PVC等項目上的連續巨虧,ST鹽湖于2017年出現成立以來的首次虧損,2017年和2018年合計虧損76.55億元。2019年4月,該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由“鹽湖股份”變更為“ST鹽湖”。同年8月,因無法償還439萬元到期債務,ST鹽湖被債權人格爾木泰山實業有限公司申請重整,9月,青海西寧中院裁定受理ST鹽湖破產重整一案。
去年年末,ST鹽湖開始加速處置旗下虧損資產,賬面價值574.77億元的資產包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開拍賣,其中包括鹽湖鎂業88.3%股權和349.5億元應收債權、海納化工97.748%股權和60.23億元應收債權、化工分公司的資產包。然而,直至第六次拍賣,資產包起拍價降至賬面價值的5%仍無人競拍,最后由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青海國資背景的青海省匯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30億元的價格兜底。
這也使得ST鹽湖去年產生震驚資本市場的巨虧。2019年,該公司實現營收約178.49億元,同比降0.23%;虧損458.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30.58%,刷新了A股年度虧損紀錄。ST鹽湖對此解釋稱,巨虧主要源于破產重整進程中剝離巨額資產產生的損失,預計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屬非經常性損益。
4月29日,ST鹽湖股價定格在8.84元/股,總市值為480億元,隨后開始停牌。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ST鹽湖股東總戶數仍有59088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