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
政府不花一分錢用碳減排量作交易
按照廣元市環保局的介紹,每只節能燈售價在8元至12元不等——這樣算下來,如果更換500萬只節能燈,至少需要花費4000萬元。
“但是,買這批燈,政府卻沒有花一分錢。”作為項目的參與者,廣元市環保局生態科的謝培良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說。
那這筆錢從哪里來?謝培良說,答案就在這批節能燈產生的碳減排效益上。
原來,按照各國在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中的內容,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但是,一些發達國家受客觀因素的制約,減少同樣多的碳排放量,其成本可能比一些發展中國家高得多,于是它們更傾向于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指標,用于中和本國的排放量。于是,這就為實現碳交易提供了可能。
然而,今年廣元首批發放的這100萬只節能燈,最終可減少17.14萬噸碳排放量——如果把它放到國際市場上去交易,也有可能換來一筆不小的收益。
“在這種情況下,廣元市就決定將這筆碳減排指標提前轉讓給北京的一家公司,讓這家公司免費為廣元市提供這500萬只節能燈。”謝培良說,這樣一來,這家公司就可以拿碳減排量到國際市場上去交易作為利潤,而廣元市的居民可以免費獲得高質量的節能燈,還能有效降低使用電量,直接減少電費開支。“因此,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惠民工程。”
惠民
每年創收上百萬老百姓少繳電費得實惠
如果碳指標成功出售,老百姓就不能再次從中獲得利益分成嗎?華西都市報記者提出了疑問。謝培良說,居民得到的實惠還是在免費得到節能燈和節約的電費的開支上,不會參與利益分成。
廣元市環保局透露,這部分碳指標,將通過該公司在聯合國掛牌交易,最終在國際上出售。目前,該公司已與美國迪斯尼公司達成初步交易意向。
華西都市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按照北京環境交易所去年開出價格,個人在該所購買碳減排指標,價格為35元/噸。按照這個價格計算,廣元市今年首批發放的100萬只節能燈,如果按每年減少17.14萬噸碳排放量交易,可獲利近600萬元。
碳指標收益返還于民
2008年,廣元與美國環保協會共同開展農村溫室氣體減排合作項目,其中,農業測土配方施肥碳減排項目每年可實現減排十余萬噸碳當量。
去年4月,廣元市提供2萬噸碳指標用于世博綠色出行低碳交通卡,用于中和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產生的二氧化碳。同年11月,亞運會期間,廣元市再次向廣州亞運會提供1萬噸經過認證的碳減排指標。
在這3項碳交易中,廣元市均從中獲得一筆資金收益。據廣元市環保局介紹,由于用于交易的碳指標主要由當地農民貢獻,所以這部分錢,最終以購買化肥、農業機具、農村環保垃圾桶的形式,免費返還給農民使用,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