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企業是推動汽車節能減排的主角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長安集團的新能源項目從2002年開始研究,起步早,力度大,成效顯著。
其中,混合動力汽車是長安新能源汽車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也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項目。2005年,長安杰勛混合動力汽車獲得第四屆北京國際清潔汽車展“突出貢獻獎”。2007年獲得第五屆北京國際清潔汽車展“產業化最佳創新獎”。長安杰勛混合動力汽車最高時速可達160km/h、排放標準達到國Ⅳ,成本比普通轎車增加不超過15%的同時,耗油量則下降了20%,真正實現了動力、節能的高效統一。歷經數年磨劍的長安杰勛混合動力汽車圓滿完成了2008北京奧運會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任務,以出色的表現受到了國內外使用者的一致好評。2008年7月,采用獨立自主創新傳動系統的長安強度混合動力汽車實現一次組裝成功,一次點火成功,驗證了系統原理,節油率在35%以上。
長安集團有明確的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成立了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相關零部件研發和制造、營銷服務等工作,力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與核心總成制造基地。
徐留平在論壇上表示,未來的長安新能源應用將以多元化、多種技術融合的方式發展,初期以混合動力、燃氣汽車、純電動汽車為重點,逐步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氫內燃機汽車。
推動節能減排的技術進步,政府同樣是主角。據了解,為推動長安杰勛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應用,國家科技部、重慶市政府、長安汽車集團將總共投入5000萬元資金,用于補貼混合動力汽車新增的購車成本,并為用戶提供示范運行期間10萬公里的免費保修。重慶市政府還建立了市發改委、經委、科委、財政等多個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混合動力汽車規模示范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在3年內,實現政府公務用車、出租車、公交車等1000輛以上的混合動力汽車規模運用。”重慶市科委主任周旭表示,政府的投入體現了對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支持,傳遞了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節能減排的信心,混合動力汽車的規模推廣應用不僅將為重慶汽車產業的發展開辟一條新的道路,還將為重慶交通節能減排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