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后,由于供需偏緊格局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市場情緒高漲,煤價漲勢勢如破竹,5500K市場煤價大幅跳漲至近千元關口,市場經歷數日幾近失控的走勢后,探究具體背后上漲的原因如下:
一、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各國都在采取貨幣量化寬松的政策,而在通脹升溫和供需等因素共同帶動下,國際煤價強勢上行,并且我國由于疫情控制到位,制造業訂單回流國內,工業用電需求表現強勢,但電廠存煤處于相對低位,支撐煤價持續拉漲。
二、新刑法的修正案壓制了煤企超產意愿,主產地煤礦嚴格按照核定產能生產, 并且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產區安全、環保檢查形勢空前嚴峻,供應增量空間有限。
三、動力煤期貨價格高位拉漲,盤面數次觸及漲停,并且在交易所發布調整期貨保證金、漲停板幅度及交易手續費的通知后,市場看多情緒并未降溫,鄭煤走勢并非完全基于信息炒作和資金運作,當前基本面思路為主。
四、進口煤補充作用減弱。發改委近期的聲明表明中國與澳大利亞的一切煤炭貿易往來將處于無限期停滯狀態,而東南亞地區由于疫情擴散,也導致印尼煤進口的不穩定性增加。并且BDI國際干散貨運價指數刷新至近十年來歷史高位,進口煤到岸優勢進一步弱化。
但是,持續高位運行的煤價,顯然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政策端多次召開會議改善供應緊張局面,并且長協保駕護航用煤企業平穩生產,多方助力市場回歸穩定。從下述幾方面來看,煤價在當前超高位的基礎上,后續上行壓力加大:
一、政策保供信號導向明確。5月11日,為避免市場參與者對價格走勢形成誤判,多家現貨指數停報,而前期出臺的各項保供措施,預期隨著時間的推進會逐步落實,供需緊張的窘境有望逐步得到緩解。并且,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會會議,要求有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政策干預力度或升級加大。
二、供應逐步增量。近日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有關部門兩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應對措施,市場甚至傳言將放開煤管票管控。而陜西地區,陜煤集團為落實保供任務,兌現長協合同,宣布暫停地銷煤的銷售,集中鐵路直達發運。并且大秦鐵路春季集中修結束后,運量迅速回到滿發水平,進港貨源恢復性增加。
三、后續水電及清潔能源將逐步出力。未來一段時間,江南、華南西北部及四川盆地、貴州等地多降雨天氣,中東部新一輪較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來襲,最強降雨主要出現在長江沿江及以北地區。近期南方降水量明顯增加,水電出力狀況將進一步改善,替代效應逐步顯現。
綜合來看,雖然目前沿海煤市供需格局依舊呈現偏緊態勢,但政策端對持續飆漲的煤價容忍度正在降低,政策風險壓力加大,并且各項保供措施落地需要時間實現。近日由于國家高層會議上第四次提到大宗商品價格,市場避險心態升溫,看多情緒也在冷靜降溫。預期隨著政策保供下,主產地增產及清潔能源出力逐步實現,后續供求緊張關系會逐步得到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