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猶豫了一周之后,再次回歸上漲通道。此次煤價在中旬出現滯漲,主要原因是:上級保供會議,上游擔心政策調控,以及期貨下跌,部分貿易商甩貨等原因造成的;而臨近月底,新的長協煤和內蒙古煤管票即將下發,本來應該處于市場平淡,煤價下跌之際,但供應端并沒得到釋放,需求一直屬于上升階段還是占了上風,促使沉寂多天的煤價在低位中出現反彈。當然,這也給了大家一個提示,就是五月份,煤價上漲又要開始了,預計五月份,現貨價突破900元/噸不是夢想。
猶豫和波動的一周,并不代表市場形勢不好;實際上,是煤炭買賣雙方的角逐,是大家為后續市場走勢做出判斷,也是為了后期煤價上漲積蓄力量。近期,工業用電水平較好,同時,建材、鋼材、化工品需求強勁,各行業從疫情中恢復情況持續向好。四月份,沿海八省電廠日耗始終未低于179萬噸,而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基本保持在68萬噸以上的高位,這在以往的春季可是不多見。大秦線檢修完畢后,毫無疑問,貨源供給將有所增加,港口存煤會出現緩慢增加,環渤海港口會借機增加庫存,以備戰即將到來的用煤和用電高峰;五月份,處于電煤搶運的關鍵階段,那些存煤偏少的電廠搶運和補庫意識會非常強烈,后續拉運積極性將明顯提高,到港拉煤船舶會急劇增加。
5月2日,大秦線恢復正常發運,鐵路部門表示,按照保供穩價的要求,會按照上限組織運輸,也就是說日均運量將推高至120-125萬噸。但令人擔憂的是,即使大秦線按照最大上限組織裝車,但貨源在哪里?目前,坑口煤礦安全環保檢查如火如荼、內蒙煤管票管控等等,上游發運不暢,部分發煤站停限產,大秦線恢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對港存恢復幫助不會太大,有可能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象。預計大秦線恢復正常運輸后,剛剛恢復的第一周,鐵路發運量會出現大幅增加,可能會增至120-125萬噸,主要是沿線積攢的保留車較多,而運行半個月之后,受貨源腹地資源緊張等因素影響,鐵路發運量會出現下降。大家從非檢修期間的大秦線運量可見一斑,三月份,正值大秦線在檢修前給港口打庫存的關鍵時段,日均發運量卻只有116萬噸。
后期煤炭價格走勢主要取決于:1.煤炭主產地增產增供的落實情況;2.五月份水電等清潔能源的補充情況;3.國外疫情發展,以及國內工業用電負荷變化;4.下游電廠為“迎峰度夏”補庫,電廠存煤恢復情況;5.大秦線檢修結束后,環渤海港口尤其秦港和國投京唐港等港口庫存的恢復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