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波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擴散速度之快,超出人們的預料。金融危機對我國能源行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提供了難得的調整機遇。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和部署,審時度勢,統籌規劃,化“!睘椤皺C”,變壓力為動力,繼續推動我國能源行業科學發展,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一、“危”之表現
(一)能源需求下降
1.電力需求下降。今年1—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15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7%。10月份單月用電量同比下降3.7%,是自1999年以來首次單月用電量同比下降,而11月單月用電量同比下降幅度達8.6%,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形勢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充分顯現。
2.石油需求下降。今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加劇,導致石油需求下降,OECD國家原油庫存迅速增加。2008年10月底,其庫存已足以維持56.8天的需求,遠高于4年來的平均值。全球經濟嚴重下滑導致全球原油需求下滑明顯,從而油價受到空前的下行壓力,目前進入市場的原油數量仍遠超實際需求。根據12月17日歐佩克達成的減產新協議,該組織將減產220萬桶/日。國內成品油需求也顯著下降,成品油已由上半年的供應不足轉為供應有余,一些地區已出現壓庫現象。
3.煤炭需求回落。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累計煤炭消費量20.28億噸,同比增幅5.7%,比上年全年回落3.7個百分點,預計全年消費量27.4億噸左右,增長4.5%,增幅比上年回落5個百分點。10月,一改今夏煤炭供應緊張狀況,全國煤炭社會庫存1.78億噸,比7月上升29.9%; 12月初,全國煤炭社會庫存已達1.84億噸,而五大發電集團的庫存煤達到5000萬噸以上,創歷史最高水平,電廠存煤天數也接近一個月。
(二)石油煤炭價格下行
1.石油價格。由于經濟衰退導致能源需求持續下降,12月24日,紐約商交所二月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價格跌至每桶35.35美元。從7月11日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以來,國際油價已經累計下跌了76%。
2.煤炭價格。7月以來,國際煤炭價格一路下滑。代表亞太地區動力煤現貨價格的BJ指數7月3日創出190.95美元的歷史最高點后快速回落,11月6日BJ指數價格為102.55美元,4個月內價格降幅近100美元。國內煤炭價格受需求持續減弱等不利因素影響,下降趨勢不斷加快。11月24日,秦皇島港發熱量6000大卡/千克的大同優混平倉價為680—700元/噸,比兩周前的價格下跌了22%;發熱量為5500大卡/千克的山西優混平倉價跌幅更大。
3.煤化工和石化產品價格。9月以來鋼鐵企業出現的大面積停產和減產,迅速傳導并直接影響到焦炭行業,焦炭銷售價格比8月份下降了1000元/噸左右。國內石油和化工產品市場價格繼續大面積回落,石化協會跟蹤的168種產品中10月份環比下跌的有138種,占82.1%。以甲醇為例,10月中旬價格跌破2400元/噸,10月底跌至2000元/噸左右,生產企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
(三)能源企業經營困難加劇
1.發電企業
由于經濟下滑,電量需求降低,加上國內發電裝機容量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導致發電設備利用率持續下滑。1—11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4317小時,比去年同期降低269小時。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508小時,比去年同期降低326小時。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旬報,11月份全國單月發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7.13%,其中火電發電量同比下降13.77%。以蒙西電網為例,11月份蒙西電網最大供電負荷下降至690萬千瓦,下降38.2%。
受今年三季度前電煤價格上漲、金融危機導致電量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發電企業的全行業虧損持續擴大。1—10月,五大發電企業集團合計虧損268億元,而上年同期是贏利283億元。
發電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直接融資方面,股市接連暴跌,市場信心低迷,企業通過發行股票融資渠道嚴重受阻;由于整體虧損,絕大部分發電上市公司已經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