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領域節能十二五規劃討論中,除了關注工業生產過程的節能之外,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從全社會提供節能的產品,這是非常重要的。在節能的問題上,第二個要考慮能源消費增長的模式。在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這樣一個理念,就是能源消費總量的控制。這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十二五期間總量控制在多少,總量控制的目標怎么樣來實現,這個問題正在研究過程中,但同時也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東西。第二,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結構優化是一個大的話題。從能源供應結構來看,70%是煤。世界平均水平是30%。OECD國家平均水平是20%。中國煤的比例比OECD國家高了50個百分點。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了40個百分點。一系列問題就帶來了。單位GDP能耗比較高,所以跟我們的能源結構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的優質能源比例偏低,污染排放比其他國家多得多。我們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系數,由于煤炭比例高,所以排放系數高很多。
十二五期間怎么調?我們規劃的目標,我們的非化石能源比例要從目前的8.3%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就是核電、可再生能源。對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我本人估計到2015年,風電的裝機容量恐怕要超過九千萬千瓦,甚至超過一億千瓦。去年風電裝置4000多千瓦,未來五年風電裝機肯定要再翻一番。太陽能光伏發電在十二五時期要大發展。太陽能光伏目前也就是幾十萬千瓦。到2015年我估計整個光伏發電總的裝機量要超過兩千萬千瓦。這個目標我本人持這樣一個態度,中國核電會相對減緩發展速度,可再生能源發展要比原來的預期需要進一步加快,才能夠完成11.4%的目標。除了非化石能源之外,還有天然氣的問題。我們從整個能源結構可以看出來,橘黃色的是天然氣的比例,中國天然氣比例很低,不到4%。OECD國家平均水平25%,世界平均水平23.8%,能源供應結構中,中國的天然氣偏低。因此天然氣我們要有比較大的發展。但是天然氣怎么用現在是一個大的問題。
天然氣十二五期間的比例有可能提高4個百分點。天然氣發電相對于煤電來講價格就高。我們的天然氣在民用中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在能源中討論比較多的天然氣應用的一個方面就是用在汽車上,用在交通上。在汽車的應用技術一定要發展。天然氣在汽車中應用解決了它的安全性的問題,應用領域也是我們能源調整一個重大方向。
第三個問題,戰略友好。考慮兩個污染,一個是本地污染,十二五時期,我們把二氧化硫和水中的COD下降8%。氮氧化物要下降10%。特別是氮氧化物和我們汽車直接相關。城市(報價 圖片 參數)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排放源來自于汽車。氮氧化物70%、80%,甚至有的地方更高來自于汽車的排放。第二方面是氣侯變化的問題。十二五制訂了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5%。2020年和2005年,我們總體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到45%。氣侯變化問題,各個國家的減排利益分攤問題,也是一個國際爭斗的焦點性的問題。很多國家說中國在2020年達到二氧化碳總量排放的高峰。我們研究說,不太可能在202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達到高峰,我們估計可能在2030或者往后才會達到二氧化碳的高峰,之后開始下降。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