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煤炭貿易商報價按照指數小幅上浮,加之船貨匹配度較低,煤價保持堅挺。受下游復產緩慢,電廠日耗低位,暫不能接受高煤價;因此,成交有限,價格陷入僵持。筆者分析,受港口貨源有限,市場煤緊缺影響,港口煤價暫時不會下跌。
1.鐵路發運增加有限。
截止2月10日,全國煤礦復產率57.8%。從生產企業來看,國有煤礦企業大部分實現了正常生產,而民營礦復產率較低,很多中小煤礦尚未恢復生產或者無法實現滿負荷作業,集中恢復生產需要延遲到三月份。從近日的鐵路發運情況來看,大秦線日發運量升至90萬噸,張唐線日運量不到5萬噸。目前,鐵路運輸增量非常有限,煤炭坑口價格繼續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港口煤價。
2.下游復蘇可能快于上游。
下游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日耗將有所恢復。目前,保障城市運行和群眾生活必需,以及與防控疫情相關的企業已經恢復生產,其他大型企業仍在陸續復工中;華東、華南很多工業企業要在2月17日之后復工。從時間上推算,下游復產的時間要比上游更快一些;預計下周開始,煤炭需求會明顯回升。此外,部分用戶原打算利用節日期間被動補庫,一直消極拉運;一旦日耗上去,存煤可用天數驟降,搶運也就隨之展開。
3.港口庫存難回升。
從上游復產和鐵路發運情況分析,未來一段時間,環渤海港口煤炭調進仍會低于調出,低庫存將持續存在。除非出現長時間封航,港口存煤會出現短暫回升;但天氣轉好后,經過積極搶運,加之后續進車有限,港口庫存還會下降。目前,大秦線增量太少,加之要供應給環渤海八大運煤港口;而且八港存煤均處于低位,要想將有“煤價風向標”之稱的秦皇島港存煤打高又談何容易。
4.進口情況不樂觀。
去年,進口煤成功的控制在3億噸以內,大量進口煤推遲至今年1月份報關;但春節前后,正值防控疫情關鍵時段,加之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受此影響,主要煤炭進口國澳大利亞、印尼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蒙古國則暫停煤炭出口;而華東、華南地區部分港口要求進口煤異地報關,在國內煤炭供應緊張的關鍵時段,用戶依靠進口煤補庫的愿望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