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準入條件大幅降低 產業格局面臨劇變 | 02-24 |
鐘師分析認為,隨著特斯拉國產化落地,外資品牌蜂擁入華,國內造車新勢力陸續進入交付階段,再加上這項新“準入規定”政策的推動,表明2020年新能源市場釋放了更加開放的信號,我國新能源(4.270, 0.00, 0.00%)汽車產業會再次進入深度洗牌期。 時隔三年,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將迎來新“準入規定”。這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關于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 |
國際氫能委員會最新報告解讀:規模化是氫成本競爭力的 | 02-24 |
1月20日,國際氫能委員會發布了最新報告《氫競爭力之路——成本視角》。 該報告由第三方獨立數據團隊通過收集處理氫能委員會成員單位的數據完成。報告基于2017年《Hydrogen Scaling Up》報告中的產量預測對分析案例進行了規模預測。 其中,所有規模假設是根據低碳及可再生氫能產量達到2050年全球…… |
[圖文]2019儲能觀察:國內冷冰冰 海外暖洋洋 | 02-24 |
國內市場冷冰冰,海外市場暖洋洋。這是過去的2019年,中國儲能電池企業面臨的真實寫照。 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為3.8GWh,同比增長26.7%。從整體出貨量來看,符合年初預期的20~30%的增長,但從出貨的市場類別來看,儲能鋰電池應用于國內市場的出貨量急劇下降,而出口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增長較為突出。 國內儲能需求銳減,…… |
儲能成本不是應用的障礙,機制才是 | 02-24 |
儲能成本不是應用的障礙,機制才是。 作為日系車企領頭羊般存在的豐田汽車,將于今年內推出一款用于代步的全新微型純電動車型,續航里程100公里,最高時速不到60邁。 按說汽車品牌每年出一款新車型算不上大新聞,但豐田汽車將推出的這一款車型,有點不一樣。不同之處在于這款單座或雙座車型,其電池組可以簡單拆卸、重復利用。在電池儲備電量衰減20%-30%后,還能拆下來作為家用儲能系統。 將汽車…… |
鋰電設備行業展望:預計2020-23年總需求1212億元 | 02-24 |
動力電池行業降本增效的需求從下游向上游傳導,考慮到每GWh電池產能所需生產設備的投資額逐年下降,我們預計2020-23年全球龍頭電池企業設備采購額將分別達到304/324/302/270億元,4年合計約為1,212億元。 海內外擴產新周期,設備龍頭邁向全球化新階段 通過自下而上梳理新能源車產業鏈,我們看好國產鋰電設備中長期成長空間。下游動力電池需求明確,…… |
[組圖]地源熱泵多能互補 助力合肥走出南方供暖新路徑 | 02-24 |
1月15日,安徽省合肥市少見地下起了中雪,落地即化的雪花讓空氣格外陰冷潮濕。然而,坐落于巢湖邊的安徽創新館內卻溫暖而干燥。為這座場館提供清潔熱力保障的,是合肥濱湖新區核心區區域能源項目3號能源站。 能源站位置圖 借助于地源熱泵等新能源,合肥走出了一條既有別于傳統北方集中供熱,又不同于南方電力空調的第三類集中供熱模式。 調研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模式既涵蓋城鎮居民集中供熱,又…… |
[組圖]光伏企業如何穿越疫情生死線?這家公司的打法, | 02-24 |
“2020年的這場疫情危機,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也許是個分水嶺。如果企業還在依賴傳統模式發展,不做出根本的轉變,發展就會受到限制,甚至被淘汰。”著名企業文化與戰略專家陳春花教授警示說。 疫情是分水嶺,更是試金石,考驗的是企業的危機應變能力和模式創新能力。那么,對于戶用分布式光伏,這樣一個重制造、重服務的“重”模式行業來說,在疫情下又該如何創新破局? 作為中國光伏龍頭企業之一的天…… |
[圖文]2020,晶科重燃光伏戶用屋頂市場 | 02-24 |
根據GlobalData數據顯示,2019年,晶科能源以14.2GW出貨量第四次蟬聯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榜首,且大幅度拉開與對手差距。2020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疫情又讓光伏行業陷入迷霧,2020到底看好什么市場,大家都似乎靜待晶科出招,熟悉晶科的行家會從它推出的產品中嗅到市場趨勢。 2018年531后推出的158尺寸的Cheetah組件,改寫了行業十年以后一直以156為標…… |
光伏新時代:瘋狂下半場 | 02-24 |
在各方勢力的合縱連橫下,一個新時代正在崛起。 面向平價時代的光伏新征程上,戰火已愈演愈烈。 繼中環股份大力推行尺寸為210mm的“夸父”后,通威股份再次將這場關于“尺寸”的革命之戰推向高潮。 2月11日,通威發布《通威股份關于投資建設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的公告》顯示,公司與成都市金堂縣人民政…… |
未來可期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規模繼續擴大 | 02-21 |
近日,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約為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億元。預計2025年左右,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大概能夠達到1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2億元。而到2030年,隨著全球電動化的普及程度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保有量進一步增多,這一數字將達到181億美元,約…… |
[組圖]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TOP 10:中國企業數量正逐年 | 02-21 |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不斷推廣應用以及電化學儲能產業興起,鋰電池產業一直處于高速增長,但2019年相關數據顯示,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速度放緩。 北極星儲能網統計分析發現,在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TOP 10中,中國電池企業數量也在逐年減少。 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在全球的占比趨于穩定,且略有下降趨勢,但是連續三年奪冠的寧德時代市場占有率仍在逐年提…… |
[圖文]2020-2024年全球汽車電池市場年復合增長率近5% | 02-21 |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最新發布的報告,2020年至2024年,全球汽車電池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接近5%,其中60%的增長規模來自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是2019年最大的汽車電池市場,在預測期內,OEM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新車型的推出將極大地影響該地區汽車電池市場的增長。 在預測期內,超過60%的市場增長將來自亞太地區。中國和印度是亞太地區汽車電池的…… |
清潔能源轉型帶來歐洲煉廠生存危機 | 02-21 |
歐洲通過將包括太陽能和風能的可再生能源納入電網,并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引領了全球擺脫化石燃料的行動。歐盟稱,歐洲實施的氣候政策數量位居全球之首。歐洲推行清潔能源的努力和石油需求下降,正威脅本地煉廠的發展,尤其是一些規模小且老舊的煉廠。 歐洲大部分煉廠處境艱難 據道瓊斯消息,2012年以來,歐洲關閉了180…… |
東北新能源棄電量和棄電率再創新低 | 02-21 |
進入2020年,疫情襲來,全國一心,眾志成城抗疫情。東北能源監管局依托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保障民生供熱安全,促進東北區域新能源消納。截至2月15日,新能源利用率遠超去年同期,其中風電利用率98.34%,同比增加3.51個百分點;光伏利用率99.76%,同比增加 1.56個百分點。 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于2017年1月1日零點如期啟動,市場啟動以來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則規范申報價格及…… |
[組圖]誰是疫情之下的資本贏家? “新能源”進入“新時 | 02-21 |
平價時代,規模(成本)優勢和技術路線備受關注。以HJT和210硅片尺寸為代表的技術路線及發展方向正成為引領光伏企業的最重要的因素。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2月3日國內A股市場重新開市后迎來集體大跌,當日有超3000只個股跌停,滬指下跌7.72%,深指重挫8.45%,創業板跌6.85%。但之后A股即展開絕地反擊,迎來一波快速上漲,市場交易活躍,成交量逐漸放大,2月18日,滬深股市合…… |
煤炭市場低迷 2019年嘉能可五年來利潤首現虧損 | 02-21 |
由于主要商品價格承壓下行,作為全球最大的動力煤運營商,2019年,礦業巨頭嘉能可(Glencore)凈虧損4.04億美元,這是該公司五年來首次利潤出現虧損,而上一年度的利潤為34.1億美元。同時,該公司還計劃到2035年將碳排放量減少約三分之一。 首席執行官伊萬·格拉森博格(Ivan Glasenberg)表示,嘉能可一直面臨著充滿挑戰的運營環境。由于對氣候變化威脅的擔憂日益加劇…… |
疫情使數字化進程加快轉向產業互聯網 | 02-21 |
新冠肺炎疫情,讓諸多行業摁下了暫停鍵,也讓一些行業啟動了加速鍵。 短短一個月,直觀的感受,被摁下暫停鍵的是酒店、文娛、餐飲、旅游等線下商業。比如近些年大火的餐飲品牌西貝,“西貝貸款發工資撐不了3個月”的新聞一度刷屏社交網絡。再如KTV行業第一品牌K歌之王,受疫情影響承受不起巨大的財務壓力而不得不宣布裁員關停。就連2019年頻頻高光的新潮傳媒,也于開工第一天宣布裁員500人,高管集…… |
爭議!微電網與“廠網分開”相沖突? | 02-20 |
在能源互聯網和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的趨勢下,微電網投資將會越來越熱。在我們微電網投資咨詢與規劃設計相關項目里,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源網一體化規劃和運營的微電網會不會和“廠網分開”的政策相反?結合對微電網技術特點以及相關政策文件的分析,我們簡單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以供行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參考。 微電網是能源行業未來的投資熱點,也是綜合能源服務重要的落腳點之一。微電網一般有兩類:一類…… |
亞洲居冠!2019-2024年大型儲能市場年復合成長率發布 | 02-20 |
根據調查,由集中式能源發電朝向智能分布式電網的配置,已成為未來城市智能化的必然趨勢,全球大型儲能(BESS)容量將在2020年達到3.2GWh,且2019-2024年的年復合成長率更將達到22%。 分析師呂理舜指出,大型集中式發電系統在全球發展已超過百年,但隨著節能減碳趨勢以及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續下降,發電廠與電動車都需要采用大型儲能系統來提高能源效率。2018年開始,隨著電池價格…… |
[圖文]鋰電與氫能,誰才是未來? | 02-20 |
目前的電動車都是電池車,實際上一百多年前就有雛形,后來一種發展為現在的鋰電池,另一種就是氫燃料電池。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天燃油車被全球各地政府“圍追堵截”,電池車被“欽定”為更適合代步的未來交通工具,于是繼上世紀初之后,電池車迎來了它的第二次爆發,與此同時,鋰電池和氫電池的“路線之爭”也喧囂塵上。 特斯拉認為氫燃料電池技術“極其愚蠢”,認為這條路走不通,目前…… |
|